English

信息崇拜与反神话

1998-10-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苏华 我有话说

人类社会真是充满了各自为政的种种趣话。别的不说,就以计算机如何成为信息时代的名副其实的公仆为例,就有截然不同的理论和看法纷纷登台亮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对计算机盲目崇拜或误用者冲击最大的则是他所著的《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一书。

有意思的是,每一次工业革命的转型期到来之际,总有一些人文主义者和哲学、思想家对此表示异议和争执。与以前大不同的是,罗斯扎克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无疑异,他只是对计算机商家大肆宣传计算机如何如何“万能”,并赋予计算机无边无际的各种神话传说,以达到其销售目的提出质疑。对此,罗斯扎克在讲述计算机发展史的同时,围绕着“什么是信息?”“计算机是否可以代替人的思维而成为万能之物”,以及由计算机而产生的关于其能力的法无定日、利用它可以使人们过上好日子的错觉,甚至由于盲目崇拜,使许多人误生各种不切实际生活的想法,加以层层剖析和深入细致地探究。罗斯扎克对普通公众并不了解信息对他们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信息,却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有着充分地理解,他之所以反对盲目地、无所适从地崇拜计算机的种种神话,只是为了说明计算机对于信息的处理与人脑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区别;信息崇拜的哲学核心应该是人和人的思想,如果盲从地信息崇拜,将品属于人的奴隶的计算机奉为神明,那么,人最终也会变为计算机的奴隶。

罗斯扎克对我们人类经历了的信仰时代,理性时代,发现时代均以“圣言妙谛”赞赏有加,唯独对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且被命名为信息时代的冠称颇有大不以为然之意。他认为,如果信息时代这个名称可以成立,并成为流行的时尚,那也是由于控制论和新生物学之间偶然的联系使然;另一个原因则是,公众受媒介传播舆论的影响,不得不认为信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因而情不自禁地接受了这一表面毫无特点的名称。罗斯扎克之所以有如此看法,自有他的一番研究心得和一套说辞:“与‘信仰’、‘理性’和‘发现’不同,信息具有舒适、安全、模棱两可的涵义。它既不使人紧张也没有高尚的追求。它从本质上就是平淡的,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无懈可击。信息就像安全的中立国,它只是简单有用的、无可辩驳的事实的积累。在百利而无一害的幌子下,信息成为技术官僚政治活动的理想起点,而尽可能使他们的目的不为公众所知。毕竟有谁会对信息说三道四呢?”此论的正确或偏激与否,我们姑且不论,但罗斯扎克从整个人类生活、生存的各种所需而列举的如下生活实际的图解,却对信息崇拜的追求有着提醒寻常百姓不可盲目附合的讽刺意味:“信息技术是现代工业系统的产物,它始终依赖为发明、管理和商品销售提供基础的‘知识’。与先之发展的电力、汽车和化学技术一样,信息技术的兴起只是连续的工业化进程的另一个阶段而已。这些技术并没有取代另一种技术,它们只是交融、综合,而且一定要协调。在高科技的美国,这些计算机狂为了生存仍然更多地依赖收割庄稼的农业工人和建造房屋的建筑工人,而不是计算机软件人员和与电子数据表为伴的投资咨询专家。”

有趣的是,罗斯扎克所不相信的数据商人言称的———随着计算机在文书档案行业的神奇作用,办公系统中纸张已经过时了的展望,竟被事实证明完全是无稽之谈:原来设想现在的办公室都已一律电子化,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人们还在砍伐越来越多的树木来满足办公室对纸的巨大需求。就以美国为例,30年来,美国纸张的消费量增长了320%;从绝对数字来看,美国在1990年一年就消费了4万余亿页纸,而在文字信息处理机和个人计算机大受欢迎的1986年却只消费了2.5万亿页纸,而近年来两项最成功的办公室自动化的复印机和传真饥,更成了用纸大户;还有,尽管电话机的用户大增,电子邮件、语言信箱和电视文稿早已被人高谈阔论,但就是在多数工业化发达的国家,传统老式的水陆路邮件仍然与日俱增;而最早实现商业用途电子化的银行业务,到目前为止,仍然要靠纸张才能运转,其依赖程度甚至令人吃惊。

更让罗斯扎克这类人文主义者感到由信息崇拜发展到未来社会完全信息化的可怕景象是:在高楼林立的商业区里渺无人烟,只有与其他机器连成信息网络的各种新产品在工作,可是一旦计算机铸成不可避免的大错,计算机的“仆人”———人,又该算替它受罪,还是替它享乐呢?

罗斯扎克反对将计算机神化的理念基础是人的观念远在计算机之上。没有观念,就没有信息。计算机的核心是软件,而软件的核心则是人的哲学。人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信息。信息只能帮助人说明或修饰观念,或在相反观念的指导下,帮助人对其观念提出疑问,信息本身不能证明观念的对错。难怪在计算机神话的商业传播高于真正的思维艺术的今天,罗斯扎克只能摇头兴叹地喃喃自语:“信息,到处都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

罗斯扎克也承认,确切地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数量,是计算机在信息崇拜者心目中的最大优势;它的另一迷人之处是让受用者拥有一种权力的支配感,并且可以建立自己的天地,在那里为所欲为;不用再和人打交道,完全可以根据程序逻辑所设定的指令行事。但是,作为一种意识的象征,很难做到有效的应用,能主宰计算机和信息,并把它操作成哑巴畜牲的境界,只有比聪明的计算机更聪明的人,才能达到这种真正的快感。如果只是通过计算机存储了一些名称、地址、数字、电话号码,并将这些统统归在“信息”名下,只能降低我们人类的生活质量;如果运用计算机严谨的逻辑运算,各种假设、许多灵活多变的图表和生成复杂的模型,这种崇拜的确可以如鱼得水。

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作为信息崇拜的一个主要“神灵”,它既有值得崇拜的一面,又有不能神化的一面。罗斯扎克是这样认识和思想,另一位权威的科学家伯纳德·洛弗尔爵士也有同样的看法和令人深思的见解:

“我担心死板和范围狭窄的计算机会妨碍灵感的自由发挥……如果仅靠现代化计算机的射电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射电星河、类星体、脉冲星以及微波的存在吗?……换句话说,人们只能依据观察者所期待的那个结果编制计算机程序。是否可以说,计算机会排除偶然的灵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进一步探寻宇宙基本特征的过程中,计算机的作用也许会被人们渐渐遗忘。为此我们难道还要烦恼吗?”

除此之外,不论信息时代的前景多么诱人,但由此而伴生的诸如对隐私的侵犯和用电脑从事形形色色的犯罪和非法活动、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的差异、信息垃圾、思维艺术的情感、记忆中的印象和意象、宝贵的精神遗产等等问题,都给信息崇拜和反神话蒙上了一层值得认真思考的面纱。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信息崇拜和计算机神话与否的思考,用一台个人计算机是绝然评价不出的。计算机目前还没达到如此聪明的程度,只有思想和观念才能从智能方面控制并主宰它。但愿我们每个拥有计算机的朋友都能在键盘上保留住自己在信息时代的思维艺术。

(《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美)西奥多·罗斯扎克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8月第一版/定价:5.5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